周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周口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
TUhjnbcbe - 2021/5/30 19:15:00

本台讯:12月31日上午,淮阳撤县设区工作会议举行。会上,市委、市*府出台了《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府关于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家一起来看看市委、市*府是咋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的!!!

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府

关于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年12月17日)

为适应淮阳撤县设区的需要,推动淮阳区高质量发展,增强整体经济实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实现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中心城区得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三高三优”工作目标,围绕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健全公共服务,着力简*放权,加快淮阳区与现有中心城区的有机融合发展,把淮阳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功能完善、幸福和谐的城市新区,打造成中原港城发展重要增长极,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规划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统筹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加快修编各类规划,推动淮阳区与现有中心城区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坚持简*放权。坚持责权一致,积极稳妥推进职能转变,在法律和*策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向淮阳区让利放权,打破市场和行*壁垒,降低行*运行成本,激发淮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融合发展。同城一体、错位发展,坚持同城同*策和体制机制的一致性,加强各项规划的衔接、基础设施的连接和产业的对接,着力构建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坚持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统筹推进。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提升城市品位、培育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带动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

二、提升城市品质品位

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抢抓年新一轮规划编制的机遇,着眼中心城区融合发展,统筹考虑人口、空间、土地、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加快修编各项规划,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在现有中心城区和淮阳区之间预留充分的建设用地,为重大项目实施和产业布局留足空间。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把淮阳区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加大现有中心城区与淮阳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前谋划道路、医院、学校、产业布局,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水平。加强市*管网、综合廊道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南水北调淮阳区供水工程和引江济淮淮阳段配套工程。对淮阳城区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等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实现中心城区同城同价。支持淮阳区老城区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工程,做好集中供暖规划。积极推进城市停车场、城区之间公共交通、殡葬基础设施等城市补短板工程。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加快建成一批一类以上公共卫生厕所,满足旅游城市需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3.打造便捷交通体系。优先推进现有中心城区与淮阳区之间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城市公交、内河水运等多方式交通设施建设,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枢纽共享共通。率先推进现有中心城区与淮阳区之间“六横三纵”城市道路建设,提升中心城区互联互通水平。加快现有中心城区与淮阳区城市公交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已建成道路开通城市公交。加快推进G、S等干线公路绕城改造。对淮阳至鹿邑、太康、西华、项城等国省道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批精品景观线路。加快周口民用机场支线机场建设,谋划建设机场——淮阳快速通道,着力打造航空港经济区。谋划新的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外环路,研究增设淮阳区高速公路出入口。

4.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着力抓好城市“四治”,提升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置、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运营模式,完善城市道路等市*设施破损及时修复机制。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落实区、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责任,有效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逐步形成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加强居民的城市意识教育,坚持软引导和硬约束并重,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充分发挥市民城市建设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同向发力、共管共治、共建共享。淮阳区纳入中心城区“五城联创”,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亮化美化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创建水平,努力打造宜居之城、宜业之城、和谐之城、健康之城、文明之城。

5.着力打造城市特色。坚持以文化城、以水润城,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个性魅力,打造城市亮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塑造淮阳特色风貌。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体现特有“基因”,打造精品建筑,提升城市整体品质。认真落实《周口市淮阳龙湖保护条例》,加快推进新开发银行贷款龙湖湿地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龙湖打造成为与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相媲美的国内“名湖”。

扎实推进淮阳古城保护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古城墙沿线居民外迁,有序恢复老城墙历史原貌,把淮阳古城建成一座岸绿水清、古今相通、文旅融合、特色鲜明的魅力小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提升太昊陵、平粮台、弦歌台等历史文化古迹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独特优势,结合时代要求,打造淮阳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提升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软实力。

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坚持以“六村共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全市乡村振兴样板。支持淮阳“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通村入组,深入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计划,鼓励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如期完成脱贫目标,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三、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7.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伏羲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易学文化、桥梁文化、博物馆文化等特色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保护传承好“活化石”泥泥狗、“原始巫舞”担经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办好羲皇故都朝祖会、“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国际易学论坛、姓氏文化节、陈氏宗亲联谊会等活动。支持淮阳区建设三皇文化产业园、杂技文化创意园、中华姓氏博物馆等文化项目,推进文产融合。

8.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积极争取将淮阳区作为重要节点纳入全省旅游线路。支持淮阳区试点实施以旅游规划为引领的“多规合一”,逐步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专项规划”规划体系,支持淮阳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市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优先集中向淮阳布局,力争到年打造淮阳生态文化旅游中原名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景区品质,做强旅游产业。以太昊伏羲陵为依托,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加强生态修复和水系打造,建成旅游观光和度假休闲核心区;以平粮台古城遗址为依托,筹建国家大遗址公园;以淮阳老县城为依托,打造“陈州古城”旅游区。加强对画卦台、弦歌台、老县衙、司城贞子阁、陈胡公墓、思陵冢、包公祠、袁氏祠等小景点的保护和开发,打造“一区双核多景”的特色旅游城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田园综合体、生态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为载体,围绕民俗体验、百果乐园、农庄休闲等,谋划建设乡村主题乐园,发展乡村旅游。

9.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围绕周口国家级多式联运枢纽城市和豫东南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强化现有中心城区与淮阳区的公路、铁路、港口沟通联系和功能对接,提升淮阳物流集疏与分拨配送能力。以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为重点,积极推进淮阳港区与周口中心港区的设施连接和信息衔接,努力形成陆港、水港、空港一体化的港口集群,提升物流运输能力和水平,促进交通、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10.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建立健全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区门槛和标准,淘汰低效企业,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支持淮阳产业集聚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大淮阳塑料制品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打造特色鲜明的专精产业集群。支持园区内龙头企业开展“三大改造”“两化融合”,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步伐。支持淮阳区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对符合淮阳产业发展的重大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在淮阳布局。

11.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支持淮阳区农田水利、电力、科技、农机、交通、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上优先申报、优先安排。支持淮阳区继续享受产粮大县各项奖补*策,确保粮食产能稳定提升和种粮效益。继续落实生猪大县奖补*策,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平稳发展。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运用“互联网+农业”,加快推进淮阳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项目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储运体系有机衔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12.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淮阳区姓氏博物馆、非遗传习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支持淮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总分馆建设,打造15分钟阅读圈。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推进市、区两级广播电视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开展群众艺术联展联演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府在购买服务、惠民工程、体育赛事、节庆展览、文化市场等领域与社会资本合作。

13.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合作,推动学校间牵手帮扶,建立优秀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机制,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加大对淮阳区农村义务教育扶持力度,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中小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现有中心城区和淮阳区之间,高标准建设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和一所高级中学,鼓励淮阳中学等知名中学设立分校,赋予全市招生权限,提升中心城区高中教育质量。加快淮阳职业教育融入中心城区职业教育发展,协商共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训基地,实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跨区域招生,打造现代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村教师“两房”(保障房、周转房)建设,率先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

14.加强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市区医疗服务合作,按照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采取医联体等多种方式,提升淮阳区医疗服务水平。强化淮阳生态资源、健康优势,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统筹规划中心城区卫生健康资源,将“健康淮阳”纳入“健康周口”建设整体规划,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淮阳延伸覆盖。在现有中心城区淮阳区之间规划建设2医院和健康产业园区,满足群众就医康养需求。全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市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组织,满足老年人多方位养老需求。

15.加快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利用城区公园、河堤湖岸、城市慢道、街头游园、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体育健身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活动场所,打造15分钟健身圈。积极推进城市主题公园和街头游园建设,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落实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加快建设一批社会足球场,满足群众需求。

16.加快生态工程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支持淮阳区建设龙湖湿地生态保护项目,健全完善淮阳城区尤其是龙湖周边雨污管网配套基础设施,实现环湖截污。支持形成沙颍河向淮阳龙湖及输水沿途引水补源的常态化机制,增加沿途农田地下水及龙湖水的涵储量,进一步改善水质。完善淮阳区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周口东区水厂淮阳供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区供水保障能力,实施淮阳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加快淮阳区内行*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收集管网项目建设,实施淮阳城区淮郑河、七里河、古蔡河、徐老庄沟、白楼沟等城区9条水系治理工程,加强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水质保护、生态修复等工程,率先在全市实现规划区内污水处理全覆盖。支持淮阳区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实施廊道绿化工程,加快淮阳区沿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生态廊道建设。对淮阳龙湖沿岸进行高标准绿化,打造环湖绿色林带。实施中心城区与淮阳区水系连通工程,积极开展河流改造提升、污染同治、景观同建,打造连通一体的景观水系,涵养城市生态,建设美丽淮阳。

17.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快“三网”深度融合,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成5G全覆盖高速宽带网。支持淮阳区建设省级智能化示范园区,加快推进5G产业园建设。加强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和数据融合,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广泛应用,建成“数据淮阳”“智慧淮阳”。

五、完善支持保障措施

18.合理设置过渡期。淮阳撤县设区设置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淮阳区在享受市辖城区相应*策的同时,继续享受县级管理权限,各项优惠扶持*策不变。除规划由市级统筹外,淮阳其他各项行*审批权限维持不变,仍由区属局委继续实施。过渡期后,按照“应放尽放,只放不收”的原则,最大限度支持淮阳区发展。

19.稳妥推进职能转变。将淮阳区作为周口市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大胆放权,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公安体制机制,过渡期内,设立淮阳区公安局,保留原淮阳县公安局各项权限;过渡期后,借鉴外地经验,继续保留淮阳区公安局整体编制,维持现有管理体制、执法权限不变。优化自然资源职能,过渡期内,设立淮阳区自然资源局,保留原淮阳县自然资源局各项权限;过渡期后,按照城区体制进行管理,保留淮阳土地组卷权,土地出让收益仍按原财*体制不变。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保留淮阳区文旅、生态环保、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执法职能,合理划分市区城市管理和执法机构职能,推进执法重心下移。理顺淮阳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支持组建淮阳文化旅游集团,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加快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施撤乡镇设办事处,加快推进全区城镇化步伐。

20.保持财税体制不变。过渡期内,继续按撤县设区前的市县财*体制算账,除中央和省明确的分成预算收入(含基金预算收入)项目外,对淮阳行*辖区内形成的预算收入,市级不另外出台其他的分成项目;继续沿用撤县设区前的地方财*预算收入缴库(报解)管理方式即预算收入在县级金库入库,确保国库资金调度方式不变;淮阳的行*性收费仍归区级财*使用。支持淮阳继续享受扶贫县相关转移支付、产业扶持、资金扶持等*策。

21.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财*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淮阳区加快发展重大项目库,给予淮阳区更多招商引资权限,支持淮阳区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支持淮阳区自年1月起落实干部职工同城待遇*策,对撤县设区中增加的*策性支出,优先从淮阳区财*增收收入中解决,不足部分由市财*给予弥补。市直部门每年的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向淮阳区倾斜并优先安排,确保淮阳撤县设区后向上争取资金只增不减。*府发行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要向淮阳区倾斜支持;市投融资平台要通过合作担保等方式提高淮阳区投融资平台评级等级,提升融资规模和能力。加大土地报批支持力度,增加淮阳建设用地指标,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电力、燃气、供水、供热等要素保障,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在机构设置、编制资源方面向淮阳倾斜。全面放开落户条件,落实好“周口英才计划”,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淮阳区建设发展。

六、强化组织领导

22.加强领导。市委、市*府成立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淮阳撤县设区、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抓好*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统筹协调和指导检查各部门工作任务的落实。

23.形成合力。市人大、市*协、群团组织要立足本职工作实际,积极主动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市直各单位要讲*治、顾大局,结合各自职责,研究制定加快淮阳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全力以赴支持淮阳区发展。不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淮阳区职能,调减其应享受的项目、资金和*策。淮阳区要按照本意见,主动对接,向心发展,促进融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工作一盘棋、管理一个调、标准一个样,形成加快淮阳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24.狠抓落实。要完善综合考评办法,把对淮阳区的支持成效作为对市直有关部门考评的重要内容。市委办公室、市*府办公室要对有关部门落实本意见情况开展跟踪督察。市纪委监委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和贯彻落实打折扣等问题,及时查处,严肃问责,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实施。

来源:周口手机台

喜欢我们请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口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淮阳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