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进入尾声了,疫情下的影视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还好,这一年,我们有电影。戏客也将会继续推出影视类的相关盘点,敬请期待(新锐导演盘点系列正在更新,点击回顾上期导演盘点:他们是藏不住光芒的幕后新锐导演)近几年,华语电影市场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锐导演逐渐崛起。他们的崛起代表了市场和行业对青年导演的扶持和认可,新导演们获得了更多机会。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商业和艺术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功。其实,相比保险的大导策略,新人导演能获得创作支持和上升途径,才是行业发展的健康良性状态。从《最好的我们》这样商业佳作,到《野马分鬃》、《不止不休》等作者化的艺术探索作品,他们确实给电影市场带来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新鲜血液。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的青年导演们,他们的作品或者口碑大爆,或备受期待,每一位都有资格成为电影界的新青年。相信他们中的某些人,会是华语电影的未来。
曾国祥●●
比起其他星二代,他多了一份清醒
代表作品:《恋人絮语》《醉后一夜》《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
论起背景的话,曾国祥应该是青年导演里背景最强的吧,出生电影世家,引路人是陈可辛。在羽翼尚未丰满时,就请到了不错的卡司阵容,来出演自己的电影。年一部《七月与安生》让他声名鹊起。去年他带着电影《少年的你》重新回到观众视野的曾国祥,不再顶着“曾志伟的儿子”“曾宝仪的弟弟”“陈可辛的徒弟”这样的标签,他成为了他自己,一个有着自己鲜明风格特色,经得起看和讨论的电影代表作的好导演。他知道自己是星二代,顶着这样的光环可以轻松进入这个圈子,可他也知道这个光环不能顶一辈子。他利用自身的优势,让人相信在电影导演之路上可以走的更远。
白雪●●
“硬核导演”生猛“过关”
代表作品:《过春天》
去年上映的这部《过春天》,讲述的是关于漂泊过界的青春成长故事。并在多伦多、香港甚至柏林新生代单元大放光彩,平遥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荣誉更是分量十足。
导演白雪作为科班毕业的北电导演系学生,在毕业时,赶上中国电影市场沉寂期,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几乎没有能够从事电影导演工作的机会,大部分都去拍了广告或者转行。
白雪选择了结婚生子,做起了家庭主妇。直到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她,遇到了深港两地“跨境学童”的故事。
白雪被它击中,经过两年实地的采访和搜集素材,专心创作。随后参加了导协主办的“青葱计划”,拿到了资金上的支持后,白雪顺利拍摄了这部属于自己的处女作,给行业交出了一个完美答卷。
滕丛丛●●
她让人看到女性题材是一块“不那么荒”的荒地
代表作品:《送我上青云》
同样在去年,同样是女性导演,青年女导演滕丛丛的这部《送我上青云》,却是以诚实展现一个女人的爱欲纠结。《送我上青云》由滕丛丛自编自导,得到主演*以及多位资深影人的助力,包括曾担任李安“家庭三部曲”和《驴得水》摄影指导的林良忠,还有《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的录音师温波。电影聚焦女性群体,以女主角“盛男”的视角展开,围绕亲情的和解、爱情的追逐和自我的找寻不断深入,层层递进,逐步剖开现实社会中女性生存问题。电影凭借独特的观察和独具特色的呈现方式,大胆地展现了当代女性勇敢追寻自我的特征。让人看到女性题材是一块“不那么荒”的荒地。
申奥●●
从广告到电影,他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电影长片
代表作品:《受益人》
《受益人》是“坏猴子计划”电影,导演申奥是一位朝鲜族导演,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拍电影之前,做了近十年的广告导演,把各大品牌、各线明星合作了个遍,几乎所有类型的影视广告都拍得得心应手。但他心里有一个计划,到30岁要开始做自己的电影。凭借短片《潮逐浪》拿下FIRST青年单元最佳剧情短片,从而获得了宁浩的青睐。拍摄了他的首部院线长片《受益人》于去年上映。这是一个黑色的、关于骗保的故事。联想到电影的监制宁浩,这些元素也颇有些熟悉,一个重庆的黑色故事。相似的经历,相似的起点,申奥能成为下一个宁浩吗?
魏书钧●●
90后导演,从戛纳一路驰骋
代表作品:《野马分鬃》
待上映作品:《白鹤亮翅》《永安镇故事集》
91年生魏书钧,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戛纳系”导演。早在年,凭借短片《延边少年》就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今年凭借长片处女作《野马分鬃》入围戛纳电影节,虽然因为疫情没分具体的单元,目测应该入围的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