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太康县红色基因薪火传 [复制链接]

1#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金江涛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丁阳光实习生王雯妍李凯歌)为进一步擦亮“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城市名片,周口市委网信办、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映象网联合策划开展“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录在*的坚强领导下,周口人民砥砺奋进奔小康的美好生活图景,展现周口新时代的发展成果与发展特色,进一步扩大周口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期走进历史文化悠久、宜居宜业宜游的“好人之城孝善之乡”——周口市太康县。

02:31

太康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素有“好人之城孝善之乡”的美誉,是道情之乡、诗歌之乡、书法之乡。东晋太傅谢安、女诗人谢道韫、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等人在太康历史上留下浓厚的文化色彩。太康县文庙、太康墓、寿圣寺塔等文化古迹众多,有着“天下第一团”美誉的太康道情首批即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忆往昔,曾有无数革命先烈在太康这片热土上献出了宝贵生命,薪火相传不息。看今朝,太康县更是接连涌现出一批批道德模范,目前已有8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建引领擦亮“红色名片”

地处豫东平原的太康县是革命老区,更是“水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存留在太康县的革命旧址和实物史料见证了太康人民的无畏奋斗历程。为学习水东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太康县复建了水东地委机关聚台岗旧址,筹建了水东革命历史陈列馆。走进陈列馆,馆内再现了革命时期发展进程,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红*长征物件及立体展示雕塑……一件件物品、一幕幕生动的画像将参观者带入峥嵘岁月。

学好水东历史,弘扬水东精神。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辉煌的红色诗篇,留下了“顾全大局、百折不挠、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水东精神。为传承红色精神、激励后人,近年来,太康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太康好人”品牌,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韩宇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国厂、全国拥*爱民模范赵莉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为弘扬“好人精神”,太康县在该县休闲公园打造了“好人园”,通过展示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的道德典型、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好人图片、家风家训等方式,广泛传播“好人”事迹。这些平民典型现已成为引导全社会向上、向善、向美的旗帜,成为良好*风、*风、民风、家风的标杆。

“这个休闲公园环境特别好,夏天更能遮阴避暑,我们这些退休老人都愿意带孩子来这玩,早上锻炼身体,晚上饭后散散步,园内的榜样们还能对孩子带来启迪教育,传递社会正能量。”家住附近的居民李华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

太康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孝善基因,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彰显孝道的《弹歌》就诞生于太康县。水东革命历史陈列馆、“好人园”等太康地标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是太康人艰苦卓绝、崇德向善的见证,不仅为世人树立了道德榜样的引领,更为太康革命老区提供了永不停息的红色动力,擦亮了太康县的“红色名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乡村旅游“新引擎”

走进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平坦宽广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楼房、丰富多彩的彩绘墙……巨大的变化让这个旧貌换新颜的村庄处处透露着和谐与生机。“以前,我们村是泥土路,住的是土房子,下雨时道路泥泞、行路不便,现在村里柏油路铺得好,今年我家里准备翻新房子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50来岁的村民李小记抱着孙女与邻居在路边闲聊,看到记者后热情地说道。

00:35

据介绍,刘寨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将占地60亩的池塘开发利用,建设“渔光互补”项目,利用村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地铺在池塘上方,水中的鱼儿和水面的鸭群怡然自得,实现了塘内养鱼、塘上发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力量”。

此外,刘寨村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相互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该村正着力打造“一湖一廊一馆一街”的文旅布局,还建设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刘寨印象”,用“谢安故里”这张名片打造“文化+”模式,推动“文化+”行动,实现文旅产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有机融合。

太康县老冢镇*委副书记王磊表示,下一步,老冢镇将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契机,让农业产业成为带动乡愁文化、市场积极发展的新纽带,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局面,为“五星支部”创建争光添彩。

“软文化”+“硬工业”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非遗文化助力县域发展“软实力”。太康道情剧团成立于年,年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大赛”荣获八项金奖,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太康道情年正式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挥太康地域文化优势,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切实提升当地群众幸福感。

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来到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在太康道情新一代青年演员张宇的带领下,记者先后参观了戏剧道具展示室、戏曲剧本浏览室和戏曲演员的练功房。还未走近,便听到从练功房传来欢快激越的曲调,堪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刘粉霞老师和罗阿丽老师正在练功房练习,唱的是咱道情的经典曲目《王金豆借粮》。”据张宇介绍,道情剧团在豫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多地进行演出,深受百姓喜爱,而李艳玲、刘粉霞等人为太康道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道情剧种的发展与传承夯实了基础,也为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付出了心血。

文化自信正成为太康这片古老文明土地新时代发展的底色,而强大厚重的工业根基正为太康的经济发展建设夯实“硬支撑”。近年来,太康县立足纺织、锅炉、食品加工等产业基础,着力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

走进太康县银鑫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产品主要以高端精梳紧密纺机织、针织用纱为主。为满足市场巨大需求,年,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新增国内先进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一条,目前已拥有国内最新、最先进的纯棉精梳紧密纺技术和设备,建有标准化检测实验室,配有顶级的实验仪器,严格执行ISO质量标准,被评为河南省“智能工厂”。

据悉,太康县银鑫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仅是太康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太康县正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将工业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助推太康县主导产业加速发展,促进软文化与硬工业有机融合,凝心聚力,推动太康县域经济“成高原”。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太康县正紧紧围绕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城市名片,弘扬红色水东精神,着力打造“太康好人”品牌,把太康建设成为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美丽和幸福之城,*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用文化“软”实力促进“硬”经济,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厚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