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丽霄南展馆内容 [复制链接]

1#

美丽霄南

一、霄南村简介

霄南村,位于鹤山市龙口镇东部,面积2.6平方公里,由霄乡和南安两条村合并而成,常住人口人左右。其中,霄乡古称坚城乡,村民以源姓居多,已有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环境洁净优美,村民好客纯朴,文体活动活跃,历来是江门市和鹤山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正在申报广东省文明村。

二、霄南村的位置与地形地貌

霄南村霄南村位于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东部,江肇高速公路桃源站与龙口站之间,北与鹤山市古劳镇接壤,南连鹤山市桃源镇,西距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10公里,东距鹤山市区不足5公里,距离江门市区只有26公里,距离广州、深圳、珠海、肇庆等主要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左右,西江从其北面浩瀚流过,广珠铁路横贯村庄。

源氏重修《族谱》新序中说:“我族自宋咸淳甲戌,潜夫公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小香(霄乡…注),其始见地势略低,因而往古博长沙,又见沙粗水急,遂复返小香,细玩来龙蜿蜒,带仓带库,西望丫髻,东瞻大雁,南遶河海,北聳高峰,下有大王冈之华表,冲头冈为地轴,遂奠厥居焉,由是安居乐业,生育日蕃。”

三、霄南各姓氏起源

霄南源氏是古代鲜卑民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秃发鲜卑的后裔。西晋时期,秃发鲜卑人从大兴安岭南迁到现在的青海甘肃一带,并建立了南凉国,后来因为国力太弱而被其他国家灭掉了,南凉国的王子秃发破羌带领部众投奔北魏,接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赐姓而改姓名为源贺,从此其后人都以源姓。

源氏始祖源贺智勇双全,是北魏四朝元老,对国家的贡献极大。他临终前遗训子孙要“诚勤以事君,清约要行已”。源氏子孙遵其祖训,报效国家,显赫于北魏、隋、唐数代,以致在二十四史中有名可考者多达五十余人,加上其他史籍文献更多达八十余人。

唐朝中期,由于“源休事件”的影响,源氏几乎完全退出*坛,转以经商和务农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休闲生活。后来,因为天灾人祸,源氏家族逐渐衰落。到了南宋时期,与中原地区其他移民一样,源氏南下躲避战乱,并经过千辛万苦,最后扎根霄乡。现霄南村源氏已有多年历史,共有源氏村民多人。

源贺(源氏始祖,公元-年):西平王、陇西王、冀州刺史等

——源延(源贺长子,源氏第2代):广武侯

——源怀(源贺次子,源氏第2代):尚书令

——源荣(源怀第二子,源氏第3代):光州刺史

——源徽(源怀第三子,源氏第3代):直阁将*、洛州刺史

——源子雍(源怀第五子,源氏第3代):夏州刺史

——源延伯(源子雍长子,源氏第4代):凉州刺史

——源子恭(源怀第六子,源氏第3代):吏部尚书

——源彪(源子恭长子,源氏第4代):泾州刺史、仪同大将*

——源师(源彪长子,源氏第5代):刑部侍郎

——源崑玉(源师长子,源氏第6代)

——源翁归(源崑玉长子,源氏第7代)

——源修业(源翁归之子,源氏第8代)

——源光裕(源修业长子,源氏第9代):刑部、户部侍郎,尚书左丞

——源洧(源光裕长子,源氏第10代)

——源淆(源光裕之子,源氏第10代):蘘州刺史、江陵大都督

——源光舆(源修业第四子,源氏第9代)

——源休(源光舆次子,源氏第10代)

——源直心(源师次子,源氏第6代)

——源乾曜(源直心次子,源氏第7代):两度任宰相

——源纂(源怀第七子,源氏第3代)

——源雄(源纂之子,源氏第4代):陇西郡公

——源奂(源贺少子,源氏第2代)

(上图:源氏早期世系表)

源潜夫(霄南源氏一世祖)

长子:槐仕(字显任,号松主,二世大房)

——桂斌(字文先,号耕叟,三世大房)

——鼎魁(字秩梅,号近湖,四世大房)--------------------------------礼奎坊

——桂清(字文涛,号逸叟)

——鼎传(字秩承,号竹轩,四世大房)--------------------------------高第坊

——遇义(字守宜,号南园,五世大房)

——遇祥(字守瑞,号西月,五世大房)

次子:槐瑞(字显球,号竹主,二世二房)

——仪穆(字广深,号耕隐,三世二房)

——端湜(字永涯,号东江,四世二房)--------------------------------东门坊

——仪茂(字广盛,号乐隐,三世二房)

——端炦(字永耸,号东峦)----------------------------------北门坊

——端峙(字永卓,号东岭)----------------------------------北门坊

幼子:槐举(字显擢,号梅主,二世三房)

——懿德(字天良,号燕诒,三世三房)

——河进(字以强,号我廉,四世三房)-----------------------------水边里

——之苍(字象玄,号淡隐,五世三房)

..——文昌(字叔才,号逸耕,六世三房)

——自深(字孟洪,号香兰,七世三房)

——玄德(字天成,号乐诒,三世三房)

——河达(字以秀,号羡廉,四世三房)-----------------------------南兴里

——之辰(字象枢,号月窗,五世三房)

——维善(字叔良,号思溪,六世三房)

——自迪(字一进,号公涯,七世三房)

——乃义(字圣集,号粤波,八世三房)

——奇兆(字启兴,号超寰,九世三房)

(上图:源氏近期世系表)

杨氏以国号为姓,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成王封他的儿子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唐后被晋所灭,数世后晋室衰弱,分成韩、赵、魏三国。唐叔虞之后世,有名伯乔者率众归周。周朝天子感其先祖功绩,封伯乔于杨,其子孙以国号“杨”为姓氏。

杨氏子孙曾协助汉高祖刘邦得天下而建立汉朝,数代天子曾封多位杨姓子孙为侯。杨氏后裔多聚居于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河沿岸一带。传至东汉初期,杨氏后人杨震为官清正廉明,持家节俭,其后子孙三世皆拜相,誉称四世三公。杨震之后,其子孙中有名者如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杨修、统一全国建立隋朝的杨坚等。

唐末宋初,杨震第28代孙杨辂进士及第,从陕西华阴县迁至江西吉安府,任知府一职,并定居于此。传至其子孙杨椿时,金兵攻破中原南下,杨椿倾尽家财支持前线抗金,并离开江西欲追随宋帝南下,至广东西江沿岸时,因年长体衰而留在当地。局势平定后,因抗金有功,杨椿被封为广东南恩州(今佛山高明区一带)刺史。他乐善好施,兴办教育,并广东杨氏尊为始祖。

杨椿六世孙杨起南为霄南杨氏的始祖,他率领族人从高明迁至龙口尧溪村,雍正年间又转迁至南安村(今霄南村)。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现霄南杨氏共有多人。

温氏以封地为姓,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他的儿子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名命姓,称温姓。温姓后裔以太原为繁衍中心,逐渐形成温姓太原郡望。后温氏族人逐渐扩散到中原其他地方。

南宋咸淳年间,温文宁高中进士,受朝廷任用而到广东南雄为官,后来温文宁父子从南雄追随南宋朝廷至新会崖山抗元。南宋灭亡后,温文宁父子流落至新会白石。年正月,温文宁卒后不久,其第三子中孚一族即从白石迁徙霄乡。

中孚,字师,号大霖,是鹤山温氏的二世祖,俗称大霖祖。中孚共生五子,长子有德,次子有亮,三子有光,四子有业,五子有淑。五子中,除有淑迁新会双水王井头外,其他均在鹤山开枝发叶。

从中孚后裔在鹤山蕃衍生息余年的情况看,各支派比较集中地聚居在现龙口、古劳、宅梧三镇。根据传统习惯,鹤山温氏可划分为四个支派,各支派的蕃衍及主要分布情况是:

有德支派。有德生来福、来仪、来凤三子,于元初从霄乡(一说从新会白石)迁徙至现宅梧镇。据考,年前有德支派迁徙至宅梧时,当地还是荒山草野,行*上隶属新州新兴县双桥都管治,还没有宅梧这个名称。有德支派至今传至26代,在宅梧镇内现有多人,主要分布在该镇东门、欧村、梧村、提山、秀坑、双龙等村。

有亮支派。有亮生永兴、义兴二子,其后裔约于—年间,从龙口镇霄乡迁徙至安份、仓下、凹峡、石龙、湴蓼、隔水等村。该支派人口以现龙口镇五福管区居多,五福管区除极少数杂姓外,全部都是有亮的后裔,计有多人。

有光支派。有光生东阳、梅圃、玖雄三子。据考,有光后裔最早由霄乡迁出,约于年左右便迁至现龙口镇青文管区文堂开村。该支派为纪念始祖温文宁,特将村名命为“文堂”。年,有光第二子梅圃的后裔又从文堂分支到青草岗(又名青溪)。现青溪连同文堂组成的青文管理区居住有光的后裔近2人。

有业支派。有业生仕能、仕刚、仕朝、仕弘四子,其后裔有一部分留居霄乡,有一部分迁徙至现古劳镇江头、维墩、双桥等地。其中,有业第四子仕弘生国玉、廷玉二子,于霄乡迁徙至东莞西乡(今属宝安),其后裔现散居于宝安及香港蚝涌、马鞍山、大埔仔等地。清朝末年及新中国成立初期,鹤山有业后裔又有分支到现鹤城镇。现鹤山市内有业支派约有人。

据不完全统计,生活在现鹤山市内的温氏中孚(大霖)后裔已超过1万人,若加上外出工作和旅居国外及港澳台的鹤山籍中孚后人,总数超过2万人。

易氏以地名为姓,出自姜姓。武王伐纣时,姜子牙担任统兵的*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武王的信任,受封于齐,后来其子孙又受封于易地,于是姜子牙的后代以地名作为姓氏,以易为姓,并散布于中原各地(早期分布在河北和山东一带,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等地,宋元时期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南宋淳熙甲辰年间,易彖被朝廷任命为知府副职,从雄州长沙里迁至羊城石亭巷,其孙易映(鹤山易氏尊易映为始祖)又由石亭巷迁至高明杨梅洞心村。易映去世后,其子奉母刘氏之命迁至今沙坪街道玉桥村居住。后来易氏一些子孙从玉桥迁至龙口霄南村等地。现霄南村易姓约有人,辈份最小的为易映第25代孙。

吴氏以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于是一起南下荆蛮(今湖北一带)。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姬昌之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后,封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

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吴国灭亡后,君王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南宋时期,鹤山霄南吴氏先祖吴江宁为避战乱,自南雄徙居至今沙坪街道汇源村委会水口村,后又迁至龙口镇尧溪村委会隔水村,再迁至霄南。现霄南村吴姓约有人,辈份最小的为吴江宁22代孙。

钟氏以邑地为姓,出自嬴姓。西周初期,周公旦东征十七国时,钟离是十七国之一,钟离国南迁于安徽凤阳东,春秋时成为楚国附庸,地处吴楚两国交汇处,为吴楚之必争之地。公元前年,钟离国被吴国所灭,钟离人投奔楚国。后来,钟离人钟仪受封于郧(在今湖北安陆),史称楚郧公,成为钟氏始祖。

南宋时有钟柔者,从金陵(今南京)迁至广东南雄,随后迁至广州诗书街,又迁至今共和镇来苏村,开基启族,数代后又分支塘田(即今桃源镇钱塘村与旺田村分支之前的村子)。年前,又迁至今霄南南安坑尾村,现霄南钟氏约有人。

四、霄南村的建筑风格

霄南村的霄乡具有浓郁的古村落建筑特色。源氏始祖在霄南建村的时候就曾以“坚城乡”为名,意为“比南凉城更坚固”,南凉城即他们的祖先在青海西平所建南凉国的都城。整个霄乡依照昔日南凉国都城模样而建,四周有护城墙,围墙外是护城河,村中与外界的通道设有迎龙闸,整个村子看起来像个独立王国。解放前,霄乡主要的出入口设有一个四层高的炮楼,由更夫日夜看守,防止盗贼入村。如今霄乡村中还保留日月井、太原里、洛阳里、元图里等地名,反映了他们怀念远在千里的青海和河南故乡。

霄南的传统民居均取用水磨青砖作墙体,墙脚多用花岗岩石板、结构密实,针不入缝,十分坚固,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现存多座。村里的古民居设计为二进深,十七坑中厅、十一坑房间,前踏左青龙、右白虎各一挂廊,中为天井,整体谓之“密口三间”。厅的大门之内,还有一排活动的、用坤甸或柚木造做的防盗横栊。门楣上壁,或雕或绘花鸟人物彩图,十分雅致美观。房内多有坚木板阁,其护栏也雕有花鸟文字的。有的天井中的“天官赐福”神坛还用石雕几何通花围伴着。

霄南村不足人,却有10座宗祠。这些祠堂风貌古朴,大部分还能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以花鸟、鱼兽和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壁画、砖雕、灰雕、陶塑。宗祠里或刻或描的各种图象栩栩如生,屋脊檐梁的装饰无不古色浓烈。霄南的祠堂建筑既不用钢筋水泥,也不用铁钉铆紧,无论柱墩还是横梁,皆以石木恰到好处地衔接无缝。

近湖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礼奎村,始建于南宋末年(具体年份不详),其堂号为厚远,最初为纪念源氏长房四世长孙源鼎魁(字秩梅,号近湖)而建。

近湖源公祠整体为砖木石结构,三间两进一天井,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祠堂采用清中期南粤地区盛行的屋脊形式——博古脊,由两端对称的博古头、鳌鱼、小品、花窗和中间一组主画组头,主画和小品的工艺均为灰塑,展现了封建社会盛世的瑰丽。祠堂瓦面为单檐,前檐饰大型镂空木雕,内容以花草为主,整体简洁庄重,栋梁部分卯隼连结,由两支麻石方柱支撑,支柱四角竹形石刻,代表生生不息。另外,祠堂主建筑两旁檐下,墙面旧有面积各有约30X50CM砖雕共4幅,可惜今已不全。祠堂里面综合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灰雕、彩绘等多种装饰工艺,以象征着多子多孙的荔枝和石榴、象征着吉祥如意菠萝为主要题材。祠堂的修饰主要传达两个主题,一是祈福,二是教化。教化功能主要由墙楣壁画实现,这些壁画就像无字书,讲述着一个个礼义廉耻、精忠报国、教人向善的故事。

近湖源公祠的堂联为“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表明了霄南源氏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当年其祖曾任西平王。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南凉*权为西秦所灭后,南凉王国王子秃发破羌投靠北魏,深受北魏太武帝赏识而被赐姓为“源”,后又改名为“贺”。此后,源贺忠心为国,屡立战功,以盖世之功进爵西平王。

据说当年日本兵从南海九江进入鹤山后,一路抢掠烧杀,所到之处几乎夷为平地。然而,当他们来到霄南村见到近湖源公祠后,为首的日本*官嘀嘀咕咕地说了一大番话,整队日本兵立刻齐刷刷地全部缷下武器,恭恭敬敬地向祠堂行礼,然后匆匆离去,霄南村免受了日本战火的灾难。隋唐时代,源氏后人多是朝廷要员,中国源氏与日本源是否有一定的渊源还是一个谜,有待学者专家们的深入研究。

乐隐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北门村,是村民为纪念源氏始祖源潜夫的三世孙源广盛(号乐隐)而建的宗族祠堂。

由于历史久远,乐隐源公祠始建时间已不详,所纪念的乐隐公事迹也难以考究,现在更多的是用于纪念源氏的起源和源氏始祖源贺。根据《源氏大宗族谱》记载,清光绪甲辰(年)期间,村民曾慷然集资大举重修乐隐源公祠。当年的乐隐源公祠“左建社学,经营美备,体制崇宏,华丽端庄,卓然大观”,是村中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上世纪中期,乐隐源公祠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并于年进行了拆除重建。年,村民再次集资80多万元对乐隐源公祠进行了全面的加固修葺。

重修后的乐隐源公祠座西向东偏南14度,平面布局为长方形,人字山墙,大脊呈龙船形(因源氏祖先初到霄南时,周边河网密布,村民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舟楫,故以龙舟之形祈求风调雨顺),以青砖砌墙,花岗岩石做墙脚、石门套。祠堂主建筑两进一井两廊,典型的幽雅古朴岭南庭院风格,两侧为青云巷,左侧有厢房,右侧有厨房,中堂有石柱雕刻,风格粗犷。祠堂内总宽20米,总长22.8米,面积平方米。整个乐隐源公祠糅合浮雕、阴刻、镂空等多种手工艺术,祠堂屋顶正脊和梁架有许多砖雕、木雕和灰雕作品,造型结构别具匠心,形态灵巧雅致,内容涵括鸳鸯戏水、丹凤朝阳、麒麟赐福、仙鹤起舞、鱼跃龙门等中国传统吉祥神宠,象征男女恩爱、幸福长寿、事业有成。

乐隐源公祠左前面,原来有一座建于光绪年间的造型美观的炮楼,上面是炮楼,下面是门楼,是霄南村的重要关口之一,用于防御外敌偷袭。此炮楼独特风姿,高大威严,各级官员通过炮楼关口都必须下轿或下马以示敬意。可惜此炮楼于上世纪中期被人为地破坏了。

乐隐源公祠是霄南北门村祭祀和纪念先人的地方,同时也是霄南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曾举办中秋节“烧均塔”、鹤山市小学生开笔礼活动暨年龙口镇旅游美食文化节启动仪式等大型文化活动。

东江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东门村,村民为纪念其先祖源潜夫四世孙源端湜(字永涯,号东江)而建,其堂号为慎修。祠堂始建于南宋末年,新建和重建具体年代不详,据《源氏大宗族谱》介绍,此祠堂“气象堂皇,规制宽敞”,更因料理得当,“其落成仅费二千余金”,还“其祠宇轩昂,挹受东来紫气,可决子孙昌盛,富贵绵长”。

祠堂呈长方形,中轴对称,两进夹一天井。前厅长7.8米,宽6米;两廊各长3.6米,宽2.4米;天井呈四方形,边长3.6米;大堂长7.8米,宽7.2米。祠堂总面积约平方米,青砖石脚墙,普通屋顶,绿瓦筒,祠堂内有多处砖雕、木雕、石雕和灰雕,墙角、梁柱、檩头原有戏曲故事情节的描述,重修后已损坏。该祠堂分大门和屏门,屏门仅于重要庆典活动时(如祭祖或节庆等)才打开。祠堂内设有廊柱,镌刻着歌功颂德、勉励后人的楹联、眉匾,充满翰墨气息。

东江源公祠刻有多副楹联。大门楹联为“瓞绵由蒂固,源远自流长”,寓意为东门源氏子孙像瓜藤一样连绵不断,而且不断结出硕果,源氏源远流长,已经有很长久的历史了。屏门楹联为“慎言积德子孙盛,修让齐家世代昌”,寓意为东门源氏子孙做人要低调,做事要踏实,要多做好事实事,这样才能家族兴旺。祠堂里面廊柱有两幅楹联,其一为“鲜卑后裔北魏发源龙骧西平纪伟绩,华夏儿孙东门创业学海商市出精英”,其二为“东去浪淘沙乃有农商成巨擘,江来流带廓豈无裔子甲陶朱”。两幅楹联的寓意都是指东门源氏是鲜卑后裔,其祖甚为显赫,曾晋升为西平王,而东门源氏子孙无论在学术还是在商贸都人才辈出。祠堂厨房的楹联也甚为有趣:“拆蟹何须绿(虫)岂酒,割鸡焉用宰牛刀”,既表明霄南人继承了祖先喜欢吃牛肉的传统,又恢谐地表达他们厨艺的精深。

竹轩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高水村,祭祀供奉的是源潜夫四世孙源鼎传(字秩承,号竹轩,懋德堂),始建时间不详,于年集资重建。重建后的竹轩祠呈长方形,砖木结构,两进一井两廊,总长13.2米,总宽8.4米,高4.5米,总面积约平方米。祠堂硬山顶,人字山墙,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石门套,门额刻“竹轩源公祠”。

据《源氏族谱》记载,“竹轩源公祠”供奉的祖先源鼎传与“近湖源公祠”供奉的祖先源鼎魁是堂兄弟,同是霄南源氏一世祖源潜夫的长房四代孙,源鼎传率先开村高第坊。与“近源源公祠”相比,“竹轩源公祠”显得简化得多,几乎看不到精致的传统木雕、砖雕、灰雕的壁画,祠堂两边也没有青云巷,更谈不上设置厢房。

虽然祠堂并不华丽,但正如他们子孙居住的地方名称——“高第坊”,这里人才辈出,族谱中记载在清代官僚架构中有一席位者共有21人。

香兰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高水村,祭祀供奉的是源潜夫七世孙源自深(字孟洪,号香兰),始建时间不详,于年集资重建。重建后的竹轩祠呈长方形,砖木结构,两进一井两廊,一进12米长、3.2米宽,两廊各3.2米宽、3.6米长,天井3.6米长、1.8米宽,大堂12米长,6.4米宽,总面积约平方米。祠堂硬山顶,人字山墙,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石门套,门额刻“香兰源公祠”。

据《源氏族谱》记载,“香兰源公祠”供奉的祖先源自深率先开村“水边里”,“水边里”之名缘于当年房舍不远处就是护城河,据说还有护城墙。现水边里、高第里、南兴里已经合并为“高水村”。

超寰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高水村,祭祀供奉的是源潜夫九世孙源奇兆(字启兴,号超寰),始建时间不详,于年集资重建。重建后的超寰祠呈长方形,砖木结构,两进一井两廊,前堂8米长、4.8宽,两廊各2.4米长、1.8米宽,大堂8米长,5.4米宽,总面积约平方米。祠堂硬山顶,人字山墙,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石门套,门额刻“超寰源公祠”。

据《源氏族谱》记载,“超寰源公祠”供奉的祖先源奇兆率先开村“南兴里”,意为来到岭南后可以兴旺发达。现水边里、高第里、南兴里已经合并为“高水村”。

尧階源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北门村,祭祀供奉的是源潜夫十四世孙源吉华(字圣大,号尧階),始建时间不详,于年集资重建。重建后的尧階祠呈长方形,砖木结构,两进一井两廊,门厅10米长、2.4米宽,两廊各3.6米长、2.1米宽,天井3米长、2.8米宽,大堂10米长,6.8米宽,总面积约平方米。祠堂硬山顶,人字山墙,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石门套,门额刻“尧階源公祠”。

崑扬祖祠座落于霄南村委会东门村,是村内成祠最晚的家族私人祠堂,由霄南源氏始祖源潜夫十七世孙源恩长(字崑扬)之子源龙章独资建成。

崑扬祖祠始建于清末(具体时间不详),建后至今未曾重建。祠堂原建筑平面布局为正方形,中路两进夹天井,原两侧有青云巷,现仅剩左侧青云巷。祠堂长9米,宽9米,总面积81平方米。祠堂前为旷地、风水塘,曾设有炮楼(炮楼已于上世纪末毁坏),砖木结构,硬山顶,龙船脊,檐柱为石柱石础,青砖墙,花岗岩石脚,阶砖铺地。

大霖温公祠位于鹤山市霄南村委会七九村,始建时间不详,年集资重修。祠堂坐西南向东北,砖木结构,平面布局为长方形,两路两进,即两进夹一天井,天井两侧有两廊,外加左厢房(为原东西两侧厢房,现右厢房已毁)。祠堂第一进宽3、长8.5米,天井呈四方形,长宽均为4.8米,两廊宽1.8米、长5米,大堂长8.5米、宽7.2米、高4.5米民,主堂有四支石基木柱.。大霖温祠为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花岗岩石脚,阶砖铺地;抬梁与穿斗式构架,后堂主架及头门后廊为瓜柱承檩,头门前廊为斗拱承檩,天井两廊及后堂前廊为雕板承檩;石门额阴刻“大霖温公祠”,和楹联“洛水源流长,崖山世泽长”。

起南杨公祠位于霄南村委会南安村,是杨氏族人纪念南安村始祖起南祖所建,始建时间不详,8年由村中族人集资重修。

祠堂坐北朝南修建,砖木石结构,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内部两路两进,即两进夹一天井,天井两侧有两廊,外加左厢房。祠堂第一进宽3、长8.5米,天井呈四方形,长宽均为4.8米,两廊宽1.8米、长5米,大堂长8.5米、宽7.2米、高4.5米民,主堂有四支石基木柱。

杨氏宗祠主体建筑为单檐布瓦硬山顶,灰塑龙船脊,正脊上立陶质双龙戏珠,筒板瓦,雕花封檐板,进门石阶左右两侧安放有守门石狮子,头门顶悬挂起南杨公祠匾额,匾额上方是三星拱照壁画,书有“福宇无疆积善家禄从富贵享荣华,寿如松柏千年在全兆祯祥锦上花”。左侧檐下正墙有八仙贺寿壁画,右侧檐下有琴棋书画壁画,正门两侧阴刻一对联“弘农世澤,清白家风”。建有屏门,屏门重要庆典才会开启。人字山墙,青砖墙,花岗岩脚,左侧为青雲巷,厢房正面墙雕刻浮雕壁画麒麟吐书,本地式梁瓦结构。木雕石雕精致,灰塑尤为精美。

霄下玉带龙盘灵祥添秀丽,乡乃莲花宝地世代出名贤(霄乡牌坊)

华胄开东粤,明禋祀北平(乐隐源公祠外)

北魏隋唐宋朝朝武略文韬功垂史册,南洋港澳粤代代慈商善贾德报中华(乐隐源公祠内)

乐在洛阳披坚执锐只为安邦定家国,隐居霄乡茹苦含辛留得福地荫子孙(乐隐源公祠内)

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近湖源公祠外)

瓞绵由蒂固,源远自流长(东江源公祠外)

慎言积德子孙盛,修让齐家世代昌(东江源公祠内)

东去浪淘沙乃有农商成巨擘,江来流带郭岂无裔子甲陶朱(东江源公祠内)

鲜卑后裔北魏发源龙骧西平纪伟绩,华夏儿孙东门创业学海商市出精英(东江源公祠内)

拆蟹何须绿(虫)岂酒,割鸡焉用宰牛刀(东江源公祠厨房外)

源流传北魏,衍泽颂西平(竹轩源公祠外)

余荫永在不忘先祖种,德泽长存盼待后人耕(龙章花园)

家馨绵世泽,源远自流长(尧階源公祠外)

洛水源流远,崖山世泽长(大霖温公祠外)

弘农世泽,清白家风(起南杨公祠外)

源吉林甘和茶创始人源吉华故居是霄南村存留下来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源吉华故居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方米,岭南建筑风格,呈现出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特点。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为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故居是二层楼房的砖木混合结构,局部楼层为两层。故居的结构很美观,典型特征是石脚、水磨青砖高墙,乌光可鉴的木趟栊,瑰丽流彩的满洲窗,长满茂盛绿簇繁花的颓旧天井与彩色阳栏,贴着吉幅,供着关帝与财神,门角燃着袅袅香火。主屋设有厢房,正厅,望天井,正对是厨房,后进独立后房,后房前是一小花园,后房设有主卧室及阁楼。主卧室有木雕屏风阻隔,安放有中式龙凤大床,床的雕花甚是美观,床檐上还雕刻“百子千孙”誉意吉祥。

祥寿楼位于乐隐源公祠右侧一条狭窄的巷道内,是一栋三层小洋楼,建筑面积不及80平米,袖珍典雅,别具特色。

整座小楼由青砖、灰墙、木阁楼、栏杆、木神拢等组成,门檐上和天花顶上的壁画均以“寿”为建筑装饰主风格,正门麻石门框上也有一个石雕寿字图案,揭示当初主人家修建这座楼取福寿延年为寓意。祥寿楼的大门采用典型的徽派朱色扇门,反映出修造者喜庆的心意,正门画有精美壁画,壁画图案已经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模糊,只能依稀辨认是神话故事的壁画,颜色异常鲜艳,只是印在壁画上的字体已经风食。正厅连着阁楼楼梯,已经十分古旧,正对大门安放主人家祖先神位及画像。正厅的天花是一幅巨大寿字图案,上阁楼的楼梯很狭小,只能容一个人上下,踩在木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二楼有一个屏廊,屏廊的木板屏风雕刻有精细兰花图案,并排四幅。二楼正厅已经被搬空,厅在面是一个典雅小阳台,曲角花栏。三楼是杂物间,仍放置一些古旧的箱子。

日月井位于霄南村委会北门村,一方一圆,据说是当年源氏先祖来到霄南定居后,为了纪念其祖先当年曾在青海日月山附近居住(源氏祖先秃发鲜卑曾在青海建立南凉王国)而特意开挖的,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日月井西南相隔,居西的为圆口,居南的为方口。经测量,方口的用7公分厚、16公分高的花岗岩石块砌成62公分宽的方形井口,井口围栏下同是花岗岩石板铺嵌;圆口的也用花岗岩石板作底盘,中间凿成一个46公分径的圆孔,其孔口上沿边加贴一个用三堡坑石(磨刀石)雕成的13公分高的瓦筒形栏口,底盘周边再用八角形花岗岩石围伴着。

圆口井因井深口窄,人伏在栏口对井哗叫,它会立即发出沉而亮的回音,故又名“哗哗井”,方口井与圆口井相隔3米左右。方口井水面与井口栏面相距近4米,圆口井水面与井口栏面则相距4米多。据当地人说,两个井的水深都约1米半左右,历来泉源充足,从不干涸。居民以前一直以绳桶吊水饮用,直至早年才安装了抽水电泵。为了不致井边地面受损崩溃,村里于年秋集资在周围铺上了水泥,所以昔日的花岗岩石板仅出现于井边缘的局部。

这两口井的井水常年清澈甘凉,用井里的水泡茶,储放一个礼拜也不会变质变味。据村民反映,喝方井的水生出的多是男孩,喝圆井的水生出的多是女孩。是否真的这样,则有待具体考究了。

据说几百年前,霄乡是有龙船的,每年端午节则组织“扒丁”出海竞渡,且成绩不俗。某年,洪水暴涨,凶猛河水直迫霄乡东门外堤,眼看堤围要崩塌,洪水会淹至屋顶,危及围内数以千计村民生命财产。当晚,莲花仙子托梦乡亲,将龙船沉于堤外水中,可保平安。村民照办,说也奇怪,原是汹涌不羁的洪水顿时平静下来,基围保住了,大家仍过着安居乐业生活,从此,后人称这段堤围叫“龙梗基”,至今妇孺皆知。

五、霄南村风俗

自明朝起,霄南村北门坊一直流传着旧历年三十上午,举行“庆社公,拜祭睇牛仔,唱睇牛仔歌”的习俗,勉励后人要勤奋读书,努力工作,并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传霄南源氏三世祖源仪茂(字广盛,号乐隐)自幼酷爱读书,建村初期,没有学校,乐隐公只能由爷爷奶奶及父母进行家教。他是睇牛仔出身,聪明能干,勤读诗书,每天去放牛,都带上书本,牛吃草他就看书或在地上抹沙盘练字,有不懂就划上记号回家问长辈。他熟读“四书五经”及“宣公遗训”,成年后学识过人,观察事物高瞻远瞩,为开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族人的敬重。

后人为了纪念乐隐公勤奋读书和开村建村的事迹,修建了乐隐源公祠,并在祠堂旁边开设了“北平社学”(里面的设有社公和木雕的大水牛,一名男童骑在牛背上全神贯注地看书),编写了《牛仔歌》,每年旧历三十上午九时男童都穿着鲜卑族服饰由家人带领到北平社学拜祭社公及睇牛仔,用的祭品有鸡、爆米花、花生、燈栈糍、芹菜及白萝卜,寓意要“勤奋”,要“清白做人”,不能有贪欲。

《牛仔歌》歌词如下:

乐隐公,穷到浓(nōng),牛背读书好用功。

朱元璋,睇牛王,睇牛睇出个大帝王。

鸡公仔,喔喔叫,快的起身接牛尿。

秋风凉,草好长,水牛肥壮人赞扬。

牛背上,吹横箫,雀仔头上唱歌谣。

五更鼓,咚咚响,快的起身去读书。

三字经,要背熟,做人先学道德经。

俭养德,德育人,勤俭持家好风尚。

守规矩,睦邻里,尊师爱长是关键。

吾吸*,吾*钱,家庭幸福村安宁。

睇牛仔,向前睇,成功与否靠自己。

进士弟,乾矅公,唐代丞相好威风。

源吉华,甘和茶,远销华南东南亚。

源永亨,是孤儿,考上清华不容易。

源子玲,是博士,马来西亚艺术家。

悉族谱,考源流,宣公“遗训”记心头。

睇牛仔,不怕穷,有志气,勤读书,长大省城去打工,总有一天会成功,会成功!

《牛仔歌》以活泼、真实、动听的形式引导儿童要像乐隐公那样奋发向上,不怕穷,不气馁,用智慧去建设家园,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霄南教育氛围浓厚,源氏乡梓积极捐资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根据《源氏族谱》记载,霄乡于清朝中后期至解放前,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免费接受教育,仅霄乡近两百年走出的国学生就有多人。

起学,或叫开笔礼。源氏先祖崇尚学习,重视教育,在源贺祖训中就有“勉学”一则,说,为父兄者,对子女从小就要加以教导,切勿半途而废,为子弟者不能自暴自弃。民国时期,霄乡源氏的弟子上学,要举行一系列有趣习俗。

开笔礼的仪式共分四项:首先是爬楼梯。入学前,让孩子爬梯上神台敬神。每爬一级吃一只角仔,一般三到四级便到神坛(供奉祖先和菩萨的神龛),寓意步步高昇,连升三级。接着打着灯笼返学。天未亮,父兄就打着灯笼、踏着月色,提着装有纸笔墨和几块红糖的藤荚(书包),牵着穿汉服的孩子到源氏祖祠上学(初为私塾、后为学堂),举行拜圣人(孔子)、拜启蒙老师仪式。然后,家长将灯笼拿回家中大堂,千万不能熄灭。然后分红糖。孩子将切开的红糖分给同学,以示和和气气,甜蜜与共。最后开笔写人字。老师上第一课是《三字经》,读《人之初》,以后的国民小学第一课是人字、依次为手、足、刀、尺。老师手把手教孩子抓毛笔,在格仔簿学写“人”字,反复练习,不能马虎。

每年的中秋节,霄乡源氏都会保留他们祖先的渊源和传承,大摆筵席,盛请亲朋好友一起相聚。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然后进行烧番塔活动。事前,他们会在各村祖祠门前操场垒起一座高2到3米,直径2米疏眼的砖塔,塔底放干柴,点燃后一边加柴,一边燃烧,此际火焰冲天,烟雾弥漫,围观者欢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打蘸,俗称打功德,是一种酬神活动。源氏家族崇尚仁爱,积德从善,通过打蘸等活动来酬谢神恩,祈求庇佑村民。霄乡在民国时期,每十年一大蘸,五年一小蘸,选在农历十一月秋收后进行,一连十天,盛况空前。活动期间,在近湖祖祠前边空地搭座大棚即祭坛,供奉如来、观音、洪圣等菩萨。人们为上头注香,隔晚斋戒沐浴,初一清晨,村民从四面八方涌到祭坛上香。“南呒佬”(经师)诵经读祭文。信众虔诚参拜,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幸福。紧接着舞动金龙(霄乡不舞狮子),据说某年曾邀请相邻竹朗村的金龙来助兴。当日,家家户户宰鸡杀鸭宴请亲朋,晚上请粤剧戏班做神功戏,把祭祀活动引向高潮。

煮大糍,或叫煎堆,年霄食品。鹤山各地都有煮大糍过节习俗。与众不同的是源氏族人煮的以大见胜,有的大如篮球。据说如此大的煎堆,在珠三角地区是绝无仅有,它寓意兴旺发达,合家大团圆,成为节日馈赠亲友,相互往来不可缺少的年霄食品。

大糍用料简单,只有糯米粉、白糖、花生油几款,但其制作工艺较为讲究,特别是放进油锅内炸时掌握火喉很关键,猛火会炸焦了,慢火又不松软,定要文火侍候,一边炸一边用“离罩”(用铁丝织成勺子)搓,比炸油条还要耐心,炸至金*色为最佳,有的炸至篮球般大,一个大碟子只能盛一个。但要先敬过祖先和神灵才能食用,香甜可口,软滑无比。制作大糍历来是妇女动手,男士从不涉足,只有食的份额。

六、今日霄南

霄南村历来非常重视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近年来举办了“源氏历史文化研讨会”、“体验霄南慢生活自行车慢骑比赛”、“追月夜.鲜卑情相亲晚会”、“第一届龙口美食节”、“龙口镇牛肉美食节暨吉他嘉年华”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小学生开笔礼、百姓健康舞、太极拳、篝火晚会等民间文体活动非常活跃。

霄南村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独特人文环境,使霄南村成为全国第一个设立冰心奖儿童图书馆的乡村。冰心奖儿

童图书馆一切以公益为核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爱与感恩为最终目的,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