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清时河南省一镇,在今天却是地级市驻地, [复制链接]

1#

如果对比清朝和今天的河南省地图,会发现清朝时陈州府和今天的周口市所辖区域大致相当。清朝河南陈州府领淮宁(附廓)、西华、项城、商水、沈丘、太康、扶沟7县,而今天周口市则辖川汇区、项城市、商水、西华、淮阳、太康、鹿邑、郸城、扶沟、沈丘10个县市区。

周口市地图

清朝的陈州府

其实现在的周口市和清朝陈州府所辖区域的最大区别有两个,一是今天的周口市比清朝陈州府多出了原属归德府的鹿邑县及由其析出的郸城县;二是清朝陈州府的府治是在淮宁县,也即今天的淮阳区,而今天和清朝府级相当的地级周口市*府驻地则是在川汇区,也就是清朝商水县周家口镇。

那么今天地级市的驻地会设在清朝时的一个镇,这个镇有什么优势?

民国《商水县志》中的周家口图

周口市在古代称为周家口,据说最早叫周家渡口,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位于沙河南岸子午街一带是逢单日举办的集市,但是在沙河北的永宁集和子午街之间,因有沙河阻隔、商旅不通,因此就在冲着子午街处开辟了一个渡口,由一周姓船户往返摆渡,由此得名周家渡口,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周家渡口”也好,还是“周家口”也罢,在称呼上就显得太过繁琐,因此符合大众称呼习惯的“周口”一名就成为这里最后的名字。

民国《淮阳县志》中的周口图

据民国的《商水县志》记载:

周家口镇,城东北十八里小*河与沙河汇流处,旧在沙河南岸,仅有子午街一道,居民数家。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业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接连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南接楚越、北通燕赵,西连秦晋,东达淮扬。豫省一大都会也。

按周口镇地广人杂,旧设盐捕、水利通判于永宁集,镇抚市面,嗣因两河商贾云集,移署河东淮宁境……

从明初的附近农民为了交换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在沙河北岸形成的自然墟集,到明成化年间,因贾鲁河始通周家口,与沙河汇流一处,周口便成为颍河、沙河、贾鲁河的汇流之地,后又成为繁盛的商业贸易场所。周口因水陆交通便利,形成三岸对峙局面,市街依河流分成三块,每个部分均以城墙围绕,分别称为南寨(河南)、北寨(河北)、西寨(河西)。

周口镇北寨

周口镇南寨

周口镇西寨及西老寨

清朝康熙九年(年),陈州管粮州判移设周家口。清朝的州通判一般为正六品,所以周口在这时无论是在商业繁华程度上,还是在行*级别上已经比一般的县要高。周家口镇在清朝中期,与朱仙镇、道口镇、赊旗镇并称为河南四大镇。并且因为沙河、贾鲁河交汇的形态组成的三个寨子,与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类似,也就有了“小武汉”的称谓。

周口位于颖水上游、沙河和贾鲁河的汇流处,溯沙河而上向西里(水路)到达京汉铁路沿线的郾城(漯河),顺颖水而下向东经准河与津浦铁路相连,是河南省东部的商业交通要冲,形成了东南西北水上运输网,成为江淮流域北航南运的咽喉要道。周口北通燕赵,南达江楚,西控秦晋,东邻淮泗,成为直(其范围大概相当于今天河北)、鲁、豫、皖、苏等省的物资集散地。

《河南省全图》中的周口镇位置图

周口商业兴盛时“人烟丛杂、街道纵横……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成为“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外省商贾纷纷来此贸易,两湖竹木、两广纸糖、六安茶麻、天津食盐、山西铜铁、豫西山货、江南丝绸,以及附近各县的粮油、皮毛、棉花、*花菜等均有很大的交易额。其中牲畜交易更为繁荣,南至广东,北达邯郸,寨内行市达一百八十多家,有“南牛北马”之称。

到了光绪年间,粮食交易成为大宗,大型行庄二十八处,供商人采购的粮坊有八十余家。为发展商业贸易,全国有十四个省均在周口设置会馆。同时也兴建了各类寺观庙宇。江西、福建、两湖、两广、山陕等会馆高大雄伟,各具特色。

《中国城池图录》中的周家口城图

商业的繁荣兴旺,促进了手工业的蓬勃发展。钢铁加工,茉莉熏茶、竹器、制革、服装等产品畅销省内外。依经营货物和生产品种而新兴的街道有山货街、油坊街、人和街、德化街、胡家集、牲口市等大小街道数十条,沿河渡口二十二处,水陆寨门四十余座。人口急剧增加,一度发展到二十余万。

随着商业的兴盛,周口沿河三地也建起了寨垣。周口南寨、北寨兴建寨垣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兴建西寨年代则要更早一些。北寨有乾曜、大北、和顺、普渡、火神阁等十六处寨门,寨垣周长九里多。南寨有安涧、长治、来薰、定远、凤凰台、景庆、致远、平安、普济、盐路口等十七处寨门,寨垣周长十里。南北两寨寨垣外皮均用青砖砌筑,靠寨里一面采用粘土构筑,从下往上砖有坡度,顶宽三至五尺,可以行人。寨墙高约两丈多,寨墙外边留有一条三到五尺宽的路,路外是护城河,宽二至三丈,海河深一丈到一丈五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卫星图上的周口市

周口自寨垣修建后,还成为清王朝用来镇压捻*、太平*的重要堡垒。《清史稿》记载,同治四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驻扎临淮关时,曾提出镇压太平*方针,以四省十三府之地设四镇重兵,这四镇就是安徽临淮、山东济宁、河南周家口、江苏徐州,各驻大*,多储粮草弹药,为四省之重镇:“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四镇之中以周口最为重要。

周口各寨寨垣到了清末民初,由于连年战乱,遭到破坏。在抗日战争时期还遭受日寇飞机的轰炸,而当时的旧*府为了不让周口沦落日*手中,下令将寨墙拆掉,再加上群众的拆砖,到解放战争初期,寨墙全部被拆除。周口解放时,有近百年历史的寨垣只剩下土堤和护城河。

即便如此,由于周口有着优越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也提升了它的*治优势,以至于在民国时期其重要性超过了其原府治所在的淮阳县,也为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置周口专区、周口地区、地级周口市带来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周口市格局。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